日期:2025-09-26 16:47:12
日期:2025-09-26 16:47:12
“跟着老师的讲解,我学到了课本与现实的结合,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新华路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说。9月25日股票账户怎么开通杠杆,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主办、张家口日报社承办的“研学张家口 一起向未来”采访活动走进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以及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文物古迹以及农业科技知识,并现场体验种植以及收获的过程。
长城古迹成研学基地 大境门构建特色研学生态
9月25日上午9时30分许,在河北张家口桥西区的大境门景区门口,京津冀20余家媒体记者采访期间,张家口城区一所小学的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前来现场研学。
“万里长城唯一以门命名的长城关口,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长城四大关口,也是张家口最响亮的城市名片。”一名导游向游客介绍大境门的历史,“大境门段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是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有三娘子庙、关帝庙、山神庙等文化遗迹。”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大境门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字苍劲有力,与雄关要塞浑然一体,特别引人注目。“这几个字是民国儒将高维岳所留,虽然他在张家口担任察哈尔特别行政区都统的时间很短,但他已经成为张家口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导游向大家介绍。
“这里经历过战火吗?”“我们该如何保护像大境门长城这样的文物古迹呢?”研学的孩子们对文物古迹的求知欲很强,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们一一进行讲解。
据张家口建设发展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孟繁涛介绍,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以“长城文化+历史记忆+研学实践”为核心,依托228亩核心区域,涵盖大境门景区、来远堡遗址公园、明德口街三大板块。这里既是明蒙“贡市”发生地、张库大道起点,更是万里长城与万里茶道的交汇点,承载着长城防御、边贸通商、红色革命、民俗非遗等多元文化。基地以“万里长城第一门”为核心IP,聚焦“文化传承、实践育人、文旅融合”三大方向,构建特色研学生态。
在功能布局与硬件设施上,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打造“一核多元”格局。核心研学区依托长城本体及来远堡遗址等历史建筑,整合建成大境门文化展示馆、张家口长城文化展示馆、研学课堂、济众堂中医体验馆、蔚花园元宇宙乐园等场馆集群,形成沉浸式文化场域。
“课程是基地的核心支撑,且始终围绕长城核心IP构建课程体系。基地以主课程《长城脚下,民族共兴》为主线,开发9门精品课程、30个学习单元,配套30余类教具,总时长22.5小时,适配小学至高中全学段,涵盖长城建筑智慧、明蒙贸易、军事防御等核心内容。”孟繁涛说,在核心课程外,重点推出沉浸式主课程《从边关到纽带——长城内外的文明共融史诗》,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以情景戏剧串联长城探秘、民族交融、商贸溯源三大主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历史流转。
孟繁涛透露,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运营,组建“专家+讲师+助教”三级团队,包含3名文史专家、6名研学讲师及6名助教,建立从课程定制到评价反馈的全流程管理机制,计划3年内实现年接待研学团队5万人次以上的目标。
另外,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计划与桥西区堡子里、泥河湾遗址、崇礼冬奥场馆、宣化古城等周边资源合作,推出“张家口千年文脉研学线”“冬奥精神与长城精神联学线”等主题线路,争取纳入省级研学精品线路,构建区域研学网络。
农业基地助力孩子了解五谷 成立一年已接待1万多名学生
9月25日上午,京津冀20余家媒体记者来到了张家口研学路线的另外一站——张家口宣化区的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基地。这里不但有室内大棚,也有室外种植区。
室内大棚里,宣化区新华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正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种植农作物。打畦、拉线、挖沟……孩子们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一些农业耕作常识。
“孩子们来到这里并非真的学习种地,而是了解一些农业以及农作物,体会《悯农》这首古诗中的意境,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指导师刘晓鹏介绍,一部分长期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并不了解五谷杂粮的生长过程,所以现在城市里的不少学校都在帮孩子们补上这一堂课。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这里的孩子不但学习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还来到基地的农田里采摘谷穗。因为正值秋天的收获季节,基地里收获的玉米已经装进编织袋里,而一些谷子也完全成熟,沉甸甸的穗子在秋风中拂动。
刘晓鹏介绍,基地里面种植的谷子穗特别大,得益于“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等科研人员的努力。赵治海1982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致力于谷子杂交种研究,攻克了谷子杂交种应用这项40年没有攻克的技术难题,解决了谷子杂优利用的关键技术,最高亩产810公斤,填补了世界空白,是中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项对世界农业的重大贡献,在中国北方11个省示范推广400万亩,把干旱地区粮食亩产量从200-300公斤提高到400-600公斤。耐旱的杂交谷子可靠天然降水增产,减少了地下水开采。
不过,对于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来说,并非每个人都了解谷子与小米的关系。北青报记者现场提问时,一名学生只知道自己采摘的是小米,但并不了解它的学名。对此,刘晓鹏表示,研学的意义就在这里,要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并了解课本上学过的知识。
据了解,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基地拥有“三场馆一公寓一报告厅”,成立一年多来已经接待1万多名学生研学参观。各展厅通过声光电多种形式,展现谷子文化、种植历史、科技成果,还有趣味互动。粟文化科技馆、粟之味体验馆和谷语农趣馆等,不仅能够让孩子在田间观察体验,参与实践课程,了解现代农业,还能通过小米烘焙等实操活动,增强对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科创大楼学术报告厅内,学生们可以模拟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论坛,化身农业专家、各国代表,探讨全球性干旱危机下小米的使命,还可以连线“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探索奠定基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胡克青股票账户怎么开通杠杆
东南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